欢迎来到青年红色根据地

首页 >> 共青广场 >> 榜样青春 >> 正文

2020年度重庆理工大学国家奖学金候选人——王中豪

  • 时间:2020-12-20
  • 作者:
  • 点击:
  • 来源:

王中豪:业精于勤荒于嬉,坚持终将会有收获

【人物简介】王中豪,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曾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已被他人引用17次,与实验室其他同学合作在Angew.Chem.Int.Ed.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共参与8项发明专利申请。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以及十大材子等荣誉。

坚持不懈,耐心总会得到回报

“做一份工作,一定要对它感兴趣,做科研也是一样,不然你会觉得很痛苦”,这句话是王中豪的导师在入学时告诉他的,从此他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将做实验变为自己兴趣爱好,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实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刚进入课题组时王中豪就像一张白纸,对老师的研究方向一窍不通。但是他很快进入角色,从开始的每天看文献,跟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做实验,然后逐渐开始开展自己的研究课题,到现在成为课题组研三的师兄,从一个领域的新人到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时间见证了一切,一张白纸也渐渐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籍。

由于研究课题是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通常在夜晚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因此夜晚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的珍贵,这也使他很少在十一点前离开实验室。在夜晚的实验室,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但是他从没有抱怨过,因为他早已将做实验当成自己的兴趣,当成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保持乐观,积极向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面对烦恼,既然你知道烦恼会来,那么你就应该乐观地去面对它”。这句话是王中豪在吴奇院士报告上听到的一句话,同样也是他的研究生导师经常对他讲的一句话。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麻烦总是会来的,那我们为何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呢?“人生道路不可能顺风顺水,做实验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产物合成失败,实验结果偏离目标,投稿被拒等,但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能被挫折打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王中豪每次总是能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分析出失败的原因,然后不断地去优化实验。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去完善实验数据,最终使他的研究结果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

多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

王中豪不仅在科研上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学习上也同样认真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平均成绩绩点3.7。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团队成员一起获得过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二等奖,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十八届“开拓杯”特等奖等奖励。同时他还曾担任过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助管以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助教,协助老师完成工作。多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创业以及科研立项等项目。

在研究生期间,王中豪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在性格上也有很大改变。刚入学时,王中豪性格有点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做科研,不仅要实验做得好,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每两周一次的组会报告,让他不断地锻炼自己,现在的他已经能够在学术会议上独自做口头报告,面对台下的专家、教授也不怯场,能够自如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从师弟变为师兄,变的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阅历、知识的体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他变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十大材子等荣誉更是对王中豪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工作的肯定。他分享到:“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不断成长,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点是我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最宝贵的道理。每次开展新的实验都会充满未知性,让人想要不断地去探索。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2020年度重庆理工大学国家奖学金候选人——王中豪

  • 时间:2020-12-20
  • 点击:
  • 作者:

王中豪:业精于勤荒于嬉,坚持终将会有收获

【人物简介】王中豪,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曾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已被他人引用17次,与实验室其他同学合作在Angew.Chem.Int.Ed.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共参与8项发明专利申请。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以及十大材子等荣誉。

坚持不懈,耐心总会得到回报

“做一份工作,一定要对它感兴趣,做科研也是一样,不然你会觉得很痛苦”,这句话是王中豪的导师在入学时告诉他的,从此他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将做实验变为自己兴趣爱好,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实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刚进入课题组时王中豪就像一张白纸,对老师的研究方向一窍不通。但是他很快进入角色,从开始的每天看文献,跟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做实验,然后逐渐开始开展自己的研究课题,到现在成为课题组研三的师兄,从一个领域的新人到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时间见证了一切,一张白纸也渐渐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籍。

由于研究课题是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通常在夜晚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因此夜晚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的珍贵,这也使他很少在十一点前离开实验室。在夜晚的实验室,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但是他从没有抱怨过,因为他早已将做实验当成自己的兴趣,当成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保持乐观,积极向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面对烦恼,既然你知道烦恼会来,那么你就应该乐观地去面对它”。这句话是王中豪在吴奇院士报告上听到的一句话,同样也是他的研究生导师经常对他讲的一句话。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麻烦总是会来的,那我们为何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呢?“人生道路不可能顺风顺水,做实验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产物合成失败,实验结果偏离目标,投稿被拒等,但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能被挫折打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王中豪每次总是能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分析出失败的原因,然后不断地去优化实验。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去完善实验数据,最终使他的研究结果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

多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

王中豪不仅在科研上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学习上也同样认真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平均成绩绩点3.7。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团队成员一起获得过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二等奖,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十八届“开拓杯”特等奖等奖励。同时他还曾担任过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助管以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助教,协助老师完成工作。多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创业以及科研立项等项目。

在研究生期间,王中豪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在性格上也有很大改变。刚入学时,王中豪性格有点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做科研,不仅要实验做得好,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每两周一次的组会报告,让他不断地锻炼自己,现在的他已经能够在学术会议上独自做口头报告,面对台下的专家、教授也不怯场,能够自如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从师弟变为师兄,变的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阅历、知识的体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他变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十大材子等荣誉更是对王中豪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工作的肯定。他分享到:“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不断成长,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点是我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最宝贵的道理。每次开展新的实验都会充满未知性,让人想要不断地去探索。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